湖北省教育学会2019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按照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相关文件精神,发挥我会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积极作用,为扎根湖北大地办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做出我会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思路
在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的指导下,坚持社会组织和学术团体的政治导向、问题导向和服务导向,为推进我省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努力工作。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继续将“扩大社会影响、提高专业品质、加强学术引领、强化服务功能”作为2019年我会的工作目标,力争在学校党建指导、学术品牌打造、教育评价研究、公益活动推进等重大项目中取得新的进展与突破,以学会工作的优良成绩迎接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三、主要工作
(一)抓好学习与党建工作,坚持学会办会方向。
1、加强教育理论与政策学习。有计划地组织本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各分支机构理事长、秘书长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与国家最新教育政策。特别是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两个重要文件,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远期目标和近期规划。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扎根湖北大地办教育出谋划策。
2、加强学会秘书处的党建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功能型党支部会,把支部学习、民主生活会和学会工作结合起来,特别要强调用党建工作引领学会各项工作。2019年上半年组织秘书处党支部成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红安或麻城开展党建主题活动。
3、加强基层学校党建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借助我会“学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筹建审批中)和《学校党建研究》杂志的平台与资源,开展基础教育学校党建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作为我会的特色工作、创新工作抓好抓实。
(二)充分发挥学术优势,构建学术研究平台。
4、紧扣新时代教育主题,策划好“一年一品”的学会年会暨论坛活动。下半年组织召开我会第32次学术年会,同时举办“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推进教育评价科学有效”的主题论坛活动。活动继续采取与高校联办的形式,并以新的模式征集分论坛承办单位或分支机构,进一步扩大学术年会暨论坛的社会效益和学术影响。
5、继续开展学术年会主题论文征集活动,保持征文活动的连续性。根据中小学教师评奖的实际情况,2019年拟征集评选教育教案和学术论文。案例和论文征集与个人会员服务内容相衔接,原则上只接受我会会员的案例和论文参评。严格把控评选的质量,增加专家点评内容,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和案例,并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开辟“学会优秀论文(案例)”专栏。
6、根据基础教育评价、区域督导的实际需求,筹备成立“湖北省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发展与评估研究院”。以研究院为依托,积极培育和推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有效指导和引领学校发展,打造“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基地(实验学校)”,进一步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与评估工作。
7、借助长江出版传媒“荆楚名师”专家团队的平台和优势,策划相关学术丛书的出版,同时探索学会与社会资源合作的新模式。
8、为更好地搭建研究平台,发挥专业优势,扩大学术影响,拟与长江报刊传媒集团联合,将该集团旗下的《新课程研究》作为我会会刊。
(三)围绕教育热点问题,开展引领师生成长的的专业活动。
9、为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鼓励全省中小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我会拟联合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湖北教育出版社举办公益性“学英语 讲中国故事”的口语展示活动。
10、围绕学期教育、核心素养转化落地、深度学习、考试评价等热点问题,鼓励我会各专业委员会加强研究,针对学科课程标准实施和人才培养特点适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如数学的深度教学、物理实验教学等。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引导课改方向、指导教改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1、继续支持和指导相关理事单位开展专业服务活动,进一步拓宽专业服务领域,提高我会学术服务的质量与效益。加强七市、八市联考暨质量分析会项目的指导,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学科深度教学与学习”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管理。
12、支持学校和会员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审批向一线教师和骨干会员倾斜。继续坚持课题滚动审批和结题制度,加强对立项课题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基层学校形成研究成果,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四) 继续推进公益活动计划,扩大学会社会影响力。
13、在恩施州利川市继续实施为期三年的“促进乡村教师发展公益行动”之谋道镇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继续举办谋道镇暑期教师培训专家报告会和中小学教研活动。
14、在总结谋道公益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调研、与教育行政协商、吸收教育企业参与,拟选择大别山区的黄冈市英山县南河镇作为我会公益行动的第二站,适时启动“促进乡村教师发展公益行动”之南河镇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15、启动基于公益行动的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利用“GRASE多方合作机制下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研究”的省级重点课题平台,借助课题研究指导的专家资源,邀请我省相关乡镇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借此课题推进乡镇教师队伍建设。
16、做好省社科联重大活动支持经费的申报工作。在去年申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公益活动的经验和做法,总体设计好新增站点的活动形式、内容和预期效果,把教育扶贫的公益行动作为我会申报经费支持的主要项目。
(五)加强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 提高学会的管理水平。
17、建立会长年度会议、驻会会长月会议、秘书处周会议制度,确保各项重大工作的决策、规划和落实到位。定期召开市州秘书长联席会议,密切与市州教育学会的联系与沟通。定期召开分支机构秘书长会议,加强对各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管理。
18、加强与省外教育学会的沟通交流,特别是重庆、成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教育学会的联动与协作。拟组织相关人员赴西南省份开展学会工作的学习调研活动。
19、科学规划我会分支机构的设置,与时俱进地做好分支机构的增设、清理和注销工作。在深入调研和协商的基础上,拟增设“学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合并“电化教学专业委员会”和“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拟注销“中学后勤专业委员会”、“勤工俭学专业委员会”和“农垦分会”等分支机构。
20、下发我会《会员管理办法》等文件,认真细致做好新一轮会员入会的登记、收费及发证等工作。
湖北省教育学会 2019年3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