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收藏 联系我们
分支机构 单位会员 论文申报 课题申报 留言板
首页 学会简介 动态公告 专家学者 教育热点 法律法规 成果推介 下 载 区 用户登录
·助教师“磨刀”,为教育“谋道”
·公布湖北省教育学会第30次学术年
·认真学习、积极宣传、努力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中国教育学会:竭诚服务三十年
专家学者
 
分支机构
 



德育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杜时忠同志介绍
 


一、      简历

1

杜时忠教授

湖北松滋人,1965年出生。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德育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英国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德育》杂志编委,国家人文社科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

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德育原理专业硕士学位。1992——1995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1995年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公开出版的著作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199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教育论》、《德育十论》(2006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现代德育论》、《新世纪,新师德》等;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公开发展学术论文86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等共计十项;主编了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积极参与指导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等社会实践活动,被十多所中小学聘为教育改革实验专家,应邀到北京、上海、重庆、湖南、山东、广东、河南、四川、湖北、深圳等地作学术报告近百场。

 

二、      承担科研课题及经费

1、核心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编写,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课题《流动人口中的文盲问题与对策研究》,12万。

3、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制度德育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经费2万元。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度重点项目——《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问题研究》,课题经费8万元。

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类)国家一般课题——《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问题》,课题经费5.5万元。

6、主持:湖北教育出版社委托项目——《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的调查与研制》,课题经费10万元。

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课题——《基础研究与教育》,课题经费6万元。

8、主持: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大德育研究所招标课题----《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经费5万元。

9、主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德育专业论证研究,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经费1万元。

10、              主持:台湾人格建构工程学会项目——《海峡两岸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比较研究》,课题经费4万元。

11、              主持:教育部“九五”青年专项课题——“德育本质的研究”,课题经费0.5万。

12、              主持:教育部师范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师范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课题经费0.6万。

13、              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题经费0.8万。

14、              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基金项目——“制度建设与学校德育”,课题经费0.3万。

15、              课题负责人:教育部21世纪师范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经费2万。

16、              课题成员:国家“九五”社会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学校德育特点与规律的研究”,课题总负责人为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

17、              课题成员: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课题总负责人为博士生导师郭文安教授。

三、      著述

(一)著作

1、专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22.7万字),华中师大“博士文库”,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199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专著:《人文教育论》(18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本书于2003年获得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专著:《德育十论》(22万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006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主编:《新世纪,新师德》(23.8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009年修订本。

5、与戚万学教授合作主编:《现代德育论》(27.8万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与翟天山教授合作主编:《小学班主任》(50万字),全国小教专业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合著(杜时忠、卢旭):《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32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8、合著(杜时忠、杨炎轩、卢旭):《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23万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参著:《德育社会学》(3万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参著:《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2万字),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11、主编:国家级立项新课程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湖北教育出版社。

12、参著: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2009年版。

 

 

(二)论文

已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80篇,可分为两大类。

“人文教育学”及教育基本理论 系列论文

1、《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

2、《数学方法与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研究》1988年第12期。

3、《教育学要走出“唯科学”的迷误》,台湾《台海两岸》1995年秋季号。

4、《教育学要走出“唯科学”的迷途》,《华中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6年第6期全文转载,《北京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4期转摘。

5、《当代教育重视人文取向的根源》,《现代教育论丛》,1994年第1 期。

6、《当代教育重视人文取向的背景、表现和启示》(杜时忠、雷鸣强),《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4期,收入《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

7、《论教育的人文价值》,《教育评论》1993年第3 期。

8、《人文教育及其相关概念辨析》,《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4 期。

9、《论人文精神》(陈波、杜时忠),《江汉论坛》1996年第4期。

10、《论教育学的存在依据与认识方式》,《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7年第5期全文转载。

11、《教育学研究什么?》,《教育评论》1997年第3期,《教育文摘周报》转摘。

12、《培养独立个体——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使命》,《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12期。

13、《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学》,《培训与研究》1998年第2期。

14、《中西人格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班主任之友》1998年第11期。

15、《对主体教育理论的简要分析》,《教育评论》1998年第4期。

16、《论人文教育的价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17、《主体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

18、《可持续性发展与教育变革》,《光明日报》1999324教育理论版。

19、《人文教育的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0、《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前提和过程》,《现代教育论丛》1993年第3期。

21、《给人的局部发展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第5期。

22、《超越考试》(译文),《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第1期。

23、《试析对学生的角色期望》,《江苏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24、《人力资本理论述评》,《高等函授学报》1996年第1期。

25、《素质教育重在“纠偏”》,《中学教育》1997年第12期。

26、《我国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7、《逆境教育问题初探》(翟天山、杜时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1998年,被“田家炳教育基金会”评为优异论文。

28、《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析》,《教育参考》2003年第5期。

29、《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杜时忠、卢旭),《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必要与可能》,《中国科技论坛》,(杜时忠、卢旭)2007年第3期。

 

“德育原理”系列论文

31、《美德袋与道德发展》,《上海教育》1988年第3期,《教育文摘报》转摘。

32、《三种道德教育观》,《外国教育参考资料》1988年第4期。

33、《为下一世纪教育儿童》(译文),《外国中小学教育》1991年第3期。

34、《道德发展评价》,《中小学教育管理》1991年第5期。

35、《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品德》,《外国中小学教育》1991年第3期。

36、《论传统德育的时代意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1期。

37、《品德评定的客观方法简介》,《中学教育》1993年第2 期。

38、《品德测评量化的贡献与局限》,《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4期。

39、《对当前重大德育理论问题的探讨》,《德育信息》1999年第2期。

40、《德育学方法论之研究引论》,《现代教育论丛》1996年第1期。

41、《德育功能层论——兼评德育功能研究》,《华中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42、《善美相谐,德育至境》,《中国教育报》1997530

43、《试论德育的超越本质》,《高等函授学报》1997年第2期。

44、《让学校德育成为真正道德的事业》,《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2 期。

45、《圣育与德育》(檀传宝、杜时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46、《传统德育中的道德理想主义论评》,《现代教育论丛》1998年第1期。

47、《尊重儿童交往的需要》等系列文章,发表于《长江日报》教育专栏,19983月——5月。

48、《学校德育何以可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2期。

49、《“九五”德育课题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9年第9期全文转载。

50、《制度与做人》,《湖北日报》1999428

51、《关于德育本质的研究》,《中小学教育管理》1999年第3期。

52、《全国德育理论重点课题交流与研讨会综述》,《教育评论》1999年第2期。

53、《制度变革与学校德育》,《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54、《制度比榜样更重要》,《人民教育》,2001年第9期。

55、《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56、《教师道德从何而来》,《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57、《教师道德从何而来——以教师的不道德行为为例》,《21世纪教师的专业成长》(澳门),20025月出版。

58、《“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之我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9、《德育追求的目标——道德信念》,《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0、《学习雷锋,超越雷锋》,《中国教师》2004年第2期。

61、《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12期,《教育参考》2004年第11,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湖北教育学会  主管:湖北省教育学会  主办: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